日前,民革吉林省委會與長春建筑學院在學校高新校區舉行共建海峽兩岸高質量融合發展平臺群簽約儀式。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吉林省委會主委郭乃碩,民革吉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朱臣、民革吉林省委會秘書長郭豐文,長春建筑學院校長任玉珊、黨委書記李裕剛、執行校長孫雷、副校長孟祥萍、見習副校長馮永、校長助理鄒建奇出席儀式見證簽約。
郭乃碩向簽約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向長春建筑學院長期以來對民革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長春建筑學院始終堅守“辦百年大學”的初衷情懷,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勇于擔當,為祖國統一大業自覺奉獻,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特色之路鍥而不舍,形成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兩岸民辦(私立)高校圓桌會議、兩岸學生AI+機器人創新設計專項競賽、兩岸學生健康和社會照護專項競賽、“兩岸同根情”臺灣學生暑期訓練營等系列交流合作特色品牌。
就做好下一步工作,郭乃碩強調,一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二要注重發揮特色優勢。雙方要以共建海峽兩岸高質量融合發展平臺群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創新形式,為廣大臺灣青年來吉林研學、就業、創業、生活創造更好條件,讓臺灣青年樂意來、融得進、發展好,推動兩岸青年同心同德、攜手打拼,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貢獻青春力量。三要切實形成工作合力。雙方要切實承擔起共建責任,聚焦目標任務,全力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按照共建機制要求,及時溝通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海峽兩岸高質量融合發展平臺群建設取得務實成效。
任玉珊代表學校董事長和全校師生員工,感謝民革吉林省委會一直以來給予學校的信任和支持。他表示,共建海峽兩岸高質量融合發展平臺群,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機遇,也是邁向更高水平、實現更大跨越的新起點。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為己任,已經連續承辦四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與近60%的臺灣高校建立了密切聯系,在推進兩岸高校相互了解、增進中華傳統文化共識、聚焦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未來,學校將按照“更新、更深、更實”的工作思路,通過深耕“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品牌”“海峽兩岸大學生競賽營品牌”;打造“大陸國家級臺青創業園項目”“臺灣私立大學投資發展項目”;建設“海峽兩岸人工智能聯合創新中心”“海峽兩岸生命健康聯合創新中心”;搭建“海峽兩岸臺籍高層次人才引進中心”,形成兩岸大學校長交流高端智庫、兩岸學生交流交友平臺、臺青創業就業之家、前沿科技聯合創新高地、兩岸高校一體化發展獨特品牌等,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祖國統一大業和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儀式上,李裕剛宣讀《民革吉林省委會長春建筑學院共建海峽兩岸高質量融合發展平臺群協議》。朱臣、任玉珊代表雙方簽署共建協議。
孫雷在主持簽約儀式時表示,相信在民革吉林省委會的支持和幫助下,學校一定能夠繼續秉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教育科技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繼續發揮好在對臺融合發展中示范高校的影響作用,共同推動海峽兩岸高質量融合發展平臺群建設,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進祖國統一貢獻智慧和力量。
民革吉林省委會組織部、調研部、社會服務部、宣傳聯絡部,學??蒲刑?、人力資源處、黨委宣傳部、黨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